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独贵塔拉镇-2022年内蒙古自治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先进集体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2-06-06 18:10 打印 关闭 字号: 分享至:
  独贵塔拉镇位于杭锦旗东北部,下辖15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有19个党支部,636名党员,总面积3227.4平方公里,总人口25707人。近年来,独贵塔拉镇党委坚持以党建为统领,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团结带领全镇各族干部群众抓党建、强基建、兴产业、优治理,实现抓党建促乡村振兴。2021年,先后获得内蒙古自治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鄂尔多斯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独贵塔拉镇党委紧紧扭住嘎查村党建提升带动产业发展这个“牛鼻子”,切实改变农牧民增收单一的现状。一是主动对接,提高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协调旗直部门开展技术培训、实地指导等,带领农牧民群众先后建成设施农业园、现代农业示范园、集中化养殖园、节水灌溉示范园、黄河古道水产养殖园、盐碱地改良试点园。以党支部为发散核心,引导农牧民转方式、调结构,促转型、强融合,全镇以草莓、西红柿、西葫芦等无公害果蔬为主的设施农业初具规模;以肉牛、肉羊为主的畜牧养殖业持续扩大;以南美白对虾、螃蟹等为主的特色水产养殖业不断壮大;以海水稻研发中心为技术支撑的千亩盐碱地稻作改良初显成效,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破题起势,嘎查村产业劲头越来越足,钱袋子越来越鼓。二是积极引进,充分释放沙漠资源优势。独贵塔拉镇党委积极对接引进企业,先后建成金沙岭景区、西贝沙漠拓展训练基地、达拉图黄河民宿、沙漠游客中心、越野服务驿站、牧民新村特色民宿等旅游景点和服务区,并鼓励嘎查村党支部牵头与景区形成利益联结机制,致力于将农牧民群众紧紧吸附在住宿、餐饮、特色奶食品加工、民族手工艺品制作等三产服务业上来,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之路越走越宽,越走越稳。三是集中力量,谋划好集体经济。多次组织嘎查村“两委”、致富带头人、种养殖大户等经营主体,外出学习考察、观摩取经,因地制宜发展甘草种植、肉牛肉羊养殖等模式让集体经济“强”起来,利益机制“联”起来,保证困难群众有产业、能增收。在党建凝聚、引领下,仅2021年,全镇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就达到了409万元,环比增长13.61%。
  独贵塔拉镇党委始终坚持把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内容,坚持精准规划、完善功能、压实责任,团结带领各嘎查村党支部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实现资源共享、设施配套、功能互补。一是强化党群服务中心建设。完成12个党群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和2个新站点选址、立项,争取实现“场地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备、阵地功能齐全、管理制度规范、带动作用明显”的目标。二是多措并举争资金、上项目。实施了一大批灌溉渠道衬砌、排干清淤、桥涵修建、机电井上电、田间作业路铺设等项目,农田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农牧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更加便利。三是不断加大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力度。采购多批垃圾桶、垃圾箱、垃圾转运车等设施设备,并结合实际提出“红黑榜”“积分兑换”等机制,推动环境卫生持续改观,实现生产生活更加宜居。2015年,独贵塔拉镇获评“全国文明村镇”,2017年,道图嘎查和隆茂营村获评“中国美丽村镇50强”,2019年,独贵塔拉镇又获得“自治区卫生乡镇”殊荣。



  独贵塔拉镇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深入推进“两委包社、党员联户”网格化管理,313名网格员结对联系4116户常住户,把民生服务打包下沉到网格内,做到“人往格中去、事在网中办”,跑出便民服务“加速度”。一是全面实施党员服务联系群众“六个一”机制。282名党员结对联系服务群众9239名,累计为农牧民群众办实事340余件,解决农牧民群众困难问题260余件。二是力促农牧民群众办事更便捷。极力完善9处便民服务代办点基础设施和规章制度,对29项便民业务服务流程和服务指南采用二维码方式进行汇编,切实打通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末梢堵塞”。三是创建“独贵春雨”志愿服务品牌。开展“你有困难你找我,我是党员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70余场次,形成了互帮互促、守望相助的良好氛围。四是大力提升推广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共建共治共享理念,在嘎查村党支部牵头的“三治”结合和网格化治理的基础上,整合调解力量,成立“枫桥式”大调解中心,形成各司其职,事事有人管、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累计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00余件。五是强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面对入旗入境S215、S316、黄河大桥、沿黄高速等交通主干线和辖区自治区级重点工业园区来往人员多、管控面积大等困难,科学精准安排部署,成立了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党员先锋队、党员突击队,用点滴行动,始终站好“保卫哨”,当好疫情防控“急先锋”,确保防控不留死角、不漏一人,切实守好杭锦“北大门”。



  独贵塔拉镇党委将继续团结引领各族干部群众,持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推动党支部标准化建设;打破嘎查村地域限制,推进资源整合,探索集体经济新模式;加强农村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牧业现代化、水产养殖特色化、新能源产业化、沙漠文旅产业品牌化发展。切实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实现以党建引领推动乡村振兴,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