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党建网站联盟

返回联盟首页  |  共产党员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务公开

党建引领社会治理 凝聚基层共治活力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5 09:10 打印 关闭 字号: 分享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独贵塔拉镇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不断创新治理方法,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一、党建引领,形成社区治理闭环
  “我们前期通过网格走访、群众反映等方式途径,了解掌握了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并及时召开居民代表会议,研究亟待解决的问题,形成需求清单,现召开联席会议,与大家共同商议如何满足群众需求,解决民生问题。”独贵塔拉镇向阳社区党支部书记乌云嘎说。会上,共建单位结合自身优势特点,围绕需求清单协商建言,商议解决对策,同时跟踪反馈,形成治理闭环,通过突出党建引领、强化组织引领、践行为民宗旨持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为优化社区治理整体效能凝聚强大合力。
  联席会议是收集、解决群众问题的有效途径,能够有效弥补基层治理存在的短板,同时通过网格化管理进一步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积极推动在职党员、居民代表、辖区各单位干部等各方力量组成网格力量,目前向阳社区有常住居民2370户5556人,共划分一级网格7个,配备网格员214人,坚持把社区精细化治理落到最小组织单元,做到第一时间排查风险、解决问题,实现“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二、群众自治,释放乡村治理活力
  走进道图嘎查牧民新村,干净整洁的文化广场,宽阔平坦的柏油路,一排排民居整齐划一让人耳目一新。议事员、村民们围坐在村民议事厅,你一言、我一语,共商道图嘎查与沙圪堵村穿堤灌溉渠路共用问题。
  “该渠位于我们嘎查同时临近沙圪堵村,为满足周边农民灌溉需求,建议两村一起承担耕地补偿费和渠路管护维修费,共用灌溉渠路。”道图嘎查党支部书记牛金梁说。随后,大家对两村穿堤灌溉渠路共用问题根据客观实际,纷纷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最终达成共识,道图嘎查与沙圪堵村派出代表签订了穿堤灌溉渠路共用协议书。道图嘎查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内蒙古自治区文明村镇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巧用村民议事会解决矛盾纠纷,既为群众参与村级事务提供了平台,也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思路,同时充分调动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发挥群众自治作用,真正把基层治理“独角戏”变为群众共同参与“大合唱”,走出一条民事民议、民事民决的乡村治理的新路子。
  三、联动调解,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
  今年以来,独贵塔拉镇不断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整体效能,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导向,聚焦党建引领,立足辖区实际,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下的基层治理“最优解”,为深入推进独贵塔拉镇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独贵塔拉镇“枫桥式”大调解中心成立于2019年,截至目前,共调处化解土地草牧场、农民工工资、邻里纠纷等矛盾纠纷900余件,调处成功率达90%以上。调解中心针对矛盾纠纷主体多元、诉求多元、类型多元的新特点,由镇综治中心牵头,整合公安、司法、沿河法庭等驻镇二级单位力量,聘请退休老党员担任调解中心主任,实行矛盾纠纷“集中化解”,形成了集治安调解、人民调解、法律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矛盾纠纷化解平台。同时,为推动依法维权和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提高矛盾纠纷调解效率,独贵塔拉司法所持续推进“司法所入驻法庭”联动调解机制,合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在源头、在诉前,维护双方当事人合法权益。此外,独贵塔拉镇主动引进律师事务所、建立心理咨询室,为农牧民提供法律咨询和心理疏导,全方位助力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四、志愿服务,提质激发点燃热情
  志愿服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有力推手。“独贵春雨”志愿服务品牌建立以来,用行走的“红马甲”温暖万家灯火,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累计注册服务项目12个,志愿者1801人,服务时长74633.5小时。
  “独贵春雨”志愿服务队坚持目标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在文化、医疗、法律等领域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实现精准化、个性化服务。志愿服务队共由25支队伍组成,其中理论宣讲队通过政策宣讲、发放宣传折页等形式,在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过程中不断推动党的理论进万家。环境整治队主动参与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沿路沿线、房前屋后、河道沟渠、田间地头等重点区域参与卫生整治行动,提升人居环境水平。矛盾调解队围绕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收集民情民意、排查矛盾、调解矛盾,并通过采取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思想疏导、现场解决等方法,有效化解矛盾纠纷。独贵塔拉镇志愿服务队切实凝聚起“党建引领+志愿服务”强大合力,织密多元共治“一张网”,下好基层治理“一盘棋”,有效提升基层治理和服务能力,激发出“党建+志愿1+1>2”的高质量发展新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