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搜两交流第一期—旗内篇
内部参考
仅供学习
两搜两交流—旗内篇
(第一期)
2011年8月5日
内蒙古杭锦旗将建成千万吨级煤炭能源产业基地(孟国峰)………………………………………2
我旗入选国家绿色能源示范旗(赵建军)……………………………………………………………4
杭锦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李俊文)……………………………………………………………6
杭锦旗上半年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苏永权)……………………………………8
我旗民间投资渐显活力(苏凤乐)………………………………………………………………… 12
生态移民工程简介(苏波)………………………………………………………………………… 13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农牧民喜分精品移民安置房(刘云)………………………………………… 15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三重奏”丰富搬迁户业余文化生活(刘云)……………………………… 16
农业保险为杭锦旗117万亩农田撑起保护伞(道力根)……………………………………………17
杭锦旗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柴国芸)…………………………………… 18
杭锦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情况(高琼)…………………………………………………… 19
我旗房地产投资指数创新高(王琨)……………………………………………………………… 22
杭锦旗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刘飞)……… 23
杭锦旗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段建刚)…………………………………………………………… 29
新型城镇化助推杭锦腾飞(白瑞雪)……………………………………………………………… 30
吉日嘎朗图镇深入开展“贴民情、解民忧、促转变、推发展”大走访活动(哈斯其劳)…… 34
内蒙古杭锦旗将建成千万吨级煤炭能源产业基地
(孟国峰)
近日,内蒙古杭锦旗塔然高勒煤田项目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核准,矿井建设等各项工作正在按计划有序推进。目前煤田首期项目的开工在即该煤田的建设成功将为杭锦旗带来利税4个亿,带动劳动、运输服务行业增收2个亿。
杭锦旗塔然高勒煤田矿井建设规模为1000万吨/年,配套建设选煤厂和铁路专用线。矿井采用立井单水平开拓方式,井下布置两个盘区,装备两套综采工作面。矿井通风系统采用中央并列式,选煤工艺采用浅槽分选。煤矿工业广场选择在杭锦旗塔然高勒乔家塔村境内,新建铁路专用线与神华集团包神铁路连接,煤炭产品主要通过铁路专用线外用。项目总投资35.79亿元。其中资本金为12.53亿元,占总投资的35%,由神华集团公司、乌达矿业公司、内蒙古北联电能源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共同投资建设。
杭锦旗从2003年9月开始塔然高勒煤田开发前期工作。2004年,杭锦旗国有独资的鑫河国资投资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受旗政府的委托,依法取得681.7平方公里探矿权。杭锦旗按照“边勘探、边招商、边开发”的方针,迅速开展地勘会战,先后引进山东鲁能集团、北京今儒公司、神华集团、荣联路桥、天津永泰、北方电力等多家投资商。
据了解,煤田首期项目的开工,杭锦旗财政将来可得利税4个亿,带动劳动、运输服务行业增收2个亿。同时,塔然高勒煤炭资源将成为杭锦能源化工园区的原材料供应基地。现在围绕杭锦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和塔然高勒煤田开发,杭锦旗与上海惠生集团、国家开发投资公司、内蒙古能源发电公司、华能北方电力公司等大企业分别签订了项目投资协议。据悉,所有工作完成后,鄂尔多斯市将新增加一个千万吨级煤炭能源产业基地。
我旗入选国家绿色能源示范旗
(赵建军)
近日,由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主办,北京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暨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授牌仪式在北京市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会上评选命名了108个“国家绿色能源示范县”,其中我旗榜上有名,成为鄂尔多斯市唯一获此殊荣的旗县。
房地产业成为我旗投资增长新亮点
(赵建军)
经统计数据显示,今年我旗房地产业成为投资增长的新亮点。上半年我旗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7714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11124万元,同比增长539%,成了投资增长的新亮点,拉动投资渐显强劲。
杭锦旗煤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李俊文)
杭锦旗煤田属于国家十三个大型能源基地神东基地东胜煤田的一部分。根据以往地质资料和近几年的勘查,杭锦旗探明有煤面积8318.99平方公里,占全旗总面积的44%,估算煤炭资源总量约786.1亿吨。其中属于国家规划区的有
2004年我旗先后在国家规划区内取得两块探矿权,分别是塔然高勒煤炭普查区,探矿权面积
塔然高勒井田东西长25.2km,南北宽16km,面积492.65km2,主要开采3-1、4-1和4-2煤层,估算煤炭资源量26.4083亿吨,可采储量11.88亿吨。由神华集团杭锦旗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神华集团公司在2004年6月与杭锦旗政府签订了探矿权转让协议进行勘探,经过4年的努力,取得了40多个支持性文件,
西南勘查区总面积1323.51km2,在我旗行政区域有950km2。2009年开始,国家利用勘探基金委托中国煤炭地质总局特种技术勘探中心在西南勘查区进行了二维地震物探和地质钻探,计划在今年年底完成普查工作,提交地质报告。西南勘查区共分五个普查区,分别是:大营普查区面积233.14km2、唐公梁普查区面积261.54km2、锡尼补拉格普查区面积226.6km2、阿彦布鲁普查区面积233.3km2、新胜普查区面积222.36km2。剩余面积146.47 km2在塔然高勒井田正北面,目前没有设普查区。
杭锦旗上半年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苏永权)
2011年,是我旗“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旗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半年来,全旗城镇建设及交通基础实施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和“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城镇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搞活经营”的建设思路,全力推进锡尼镇旧城改造建设。交通运输工作不断创新,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城镇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城镇规划日趋完善。今年以来,委托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了《锡尼镇总体规划(2009-2020)》和编制了《锡尼镇南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陶赖沟行政办公用地城市设计》及锡尼镇、独贵塔拉、巴拉贡镇总体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电力、交通、供热、排水、通讯等市政专项规划14项,为指导和推进全旗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按照“以规划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连片建设”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我旗旧城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住宅征拆基本完成,商业征拆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旧城改造区29个开发地块全部实施征拆工作,进驻开发企业22家,共有30个旗直部门300多名干部投入到拆迁工作中。截止6月30日,征拆房屋849户,征拆建筑面积10.9平米、占地面积22.3万平米,累计完成征拆3209户,完成拆迁面积约56.72万平米、占地面积116.04万平米,置换回迁楼5388套、57.78万平方米。18家企业27个地块开工建设回迁楼,共建设回迁楼153.61万平方米、229栋,已有13家企业19个地块完成主体工程并封顶123栋,面积64.81万平方米。年内可完成3000多户居民按时回迁。按照道路施工建设规划要求,旧城区内道路新建、改造及市政管网建设共涉及道路15条,总投资6.8亿元,截止目前,新建的果园路、草原路、宜锡路等道路全部打通,已有9条道路的给排水、燃气、强弱电等管网工程开工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今年以来,我旗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投资约1140万元开工实施了的锡尼镇外环线支线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市政道路工程4.354公里;二是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米,为配套新建居民小区供热,启动实施了第二期热源厂建设,总投资3.7亿元,供热规模将达700万平方米。供气户数超过了4000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入使用。三是实施完成道路绿化、苗圃建设、街头空地绿化。完成隔离带花卉移植21.2万株,街道两侧绿化带种植50万株,休闲广场26万株,美化镇区环境。矮化和移除街道隔离带影响行人视线的树木,集中修剪、整形有效完善街道绿化景观效果。利用苗圃基地培育新疆杨2.3万株,种植新疆杨1214株、樟子松278株、沙柳123亩。四是依托旧城改造向东发展新区。计划投资约6.5亿元,集中打造占地6.2平方公里的陶赖沟生态新区。依托陶赖沟河流地形、地貌,打造以水系(河道、岛屿、水面)、绿带、森林等景观为主,以水上娱乐、音乐喷泉、休闲度假为辅,集行政办公、商业酒店和高中档住宅为一体的杭盖滨水生态森林公园。目前,签订协议125户,拆除75户,共收储土地6652亩。五是完成独贵塔拉新镇区三期住宅区外围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及A、B、D区小区硬化、亮化、绿化工程。
四、镇容镇貌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创新规划执法监察管理体制,继续加强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31户,有效地遏制了偷建违章建筑的势头;其次,针对镇区乱丢垃圾、乱停乱靠、乱摆摊位的“三乱”现象,采取清除垃圾、划设停车线、建流动商贩综合市场等措施,不断加大城镇管理执法力度,强化城镇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五、房地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组织力度,从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政府的民心工程。今年,建设廉租住房1万平方米200套,总投资1611万元,于2011年5月10日开工建设,现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已完成投资320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万平方米约525套,总投资7500万元,于2010年4月10日开工建设,工程主体已封顶,现正在进行内装修,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计划2011年12月份交付使用。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55120平方米,总投资19292万元,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现正在进行主体二层施工,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二是独贵塔拉新镇区三期住宅续建工程于4月1日全面开工,共建住宅楼32栋,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投资约1.8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9000万元,6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封顶,并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其余住宅正在主体砌筑阶段,计划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六、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全面加快全旗路面黑色化改造建设。109国道杭锦段拓宽工程全长65.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改扩建,完成总投资3.23亿元,计划年底通车;自筹资金建设锡尼镇至中图村公路30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为1.86亿元,现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完成总投资2100万元;12条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总里程133.582公里,项目预算总投资为12317.103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继续加强了呼和木独黄河大桥、沿黄一级公路、运煤专线的工程建设管理及工程进度落实,力争年内通车运行。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旗城镇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一是旧城改造中道路红线内住户及商业房屋拆迁正在进行,影响了旧城区内道路、管网工程的施工进度;二是由于国家政策对政府债务及政府融资平台提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对政府融资贷款管理审查比较严,致使资金不能及时审批到位,影响项目的实施;三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进度不一、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开工阶段。
我旗民间投资渐显活力
(苏凤乐)
今年杭锦旗把扩大民间投资作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措施和手段,逐步改善民间投资环境,出台了一系列有鼓励民间投资的优惠政策,形成了民间投资和国有投资共同发展的良好态势。
上半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8亿元,较2010年同期增长36%,其中,民间投资完成22亿元,同比增长23%,占全部投资的77% ,对全旗固定资产投资的贡献率达到86%。
生态移民工程简介
(苏波)
一、转移背景
我旗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除北部黄河冲击平原外,全旗近80%的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和荒漠化地带。为从根本上解决生态恶劣地区农牧民的生产生活问题,2006年,根据鄂尔多斯市农牧业经济“三区”发展规划,我旗编制了农牧业经济“三区规划”,将全旗划分为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优化开发区等三类主体功能区。禁止开发区涉及5个苏木镇20个行政嘎查村,区域面积10033平方公里,涉及农牧民2.72万人,主要分布在库布其、毛不拉孔兑两侧、干旱硬梁区的缺水草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丘陵沟壑区及依法设立的各类自然生态保护区,该区“十年九旱”,多年平均降雨量不足
二、生态移民工程完成情况
(一)转移工作情况
我旗实施禁止开发区生态移民以来,共计搬迁农牧民3723户、9403人。其中,2007、2008年项目区,区域面积4364平方公里,涉及户籍人口2493户、6328人,目前,人畜已全部退出。2009年项目区区域面积3600平方公里,涉及转移人口2272户、5440人,现已签订搬迁合同1230户、3075人,已搬迁660户、1650人。剩余2507平方公里未实施整体搬迁,涉及户藉人口7343户、17821人 。
2011年,计划搬迁566户、1360人,实施地点为独贵特拉图古日格嘎查和巴拉贡镇白音恩格尔嘎查。
(二)培训工作情况
旗人口转移办从2006年开始培训工作,共培训了7979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培训3284人,占培训人数41%;汽车驾驶员1934人,占培训人数24%;餐饮、营销、美容、美发1175人,占培训人数15%;计算机应用954人,占培训人数12%;装载机、挖掘机驾驶279人,占培训人数4%;汽车维修、电工、电焊270人,占培训人数3%;制造、建筑83人,占培训人数的1%。参加技能鉴定3979人(包括汽车驾驶员1934人),占总培训人数50%。
2011年计划转移劳动力培训4000人,其中引导性培训2000人,职业技能培训2000人。
三、后续保障政策
为了确保搬迁转移的农牧民能够移得出、稳得住、富起来,我旗按照鄂府发〔2008〕43号文件要求,结合地区实际,制定出台《杭锦旗农村牧区人口转移暂行办法》(杭政办发〔2008〕118号),从安居住房、社会保障和培训就业等方面给予农牧民政策性补贴和扶持。具体就是落实“四个一”政策,即“一份工作、一份社保、一套住房、一份生活补贴”。通过以上几项措施的落实,达到退休年龄的转移农牧民仅养老保险和生活费每人每年至少领取9400元,退出区的灌丛高度达到
杭锦旗独贵塔拉镇农牧民喜分精品移民安置房
(刘云)
最近,杭锦旗独贵塔拉镇新镇区人潮涌动,360户农牧民喜分精品移民安置房。
杭锦旗独贵塔拉精品移民小区是落实我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的具体举措,也是杭锦旗发展沿河现代农牧业、实现规模经营的重要内容。项目自2009年7月实施以来,已累计投入资金5.3亿元,根据不同情况,国家为每户农牧民补贴9万元、5.1万元或4.5万元,其余部分由农牧民自筹,共建成已简装修的包括综合楼和小二楼在内的移民安置房1200套。分房工作由杭锦旗新农办、独贵塔拉镇共同组织实施,在纪检、检察等部门及广大农牧民的共同监督下,通过电脑随机摇号的方式产生房号。剩余房屋的分配也将在近期完成。
独贵塔拉镇“三重奏”丰富搬迁户业余文化生活
(刘云)
一是在安置小区成立便民广播站。通过广播让搬迁户及时了解各种惠民政策、就业信息等,同时,向搬迁户宣传一些法律法规知识、种养殖技术和发展产业能人典型,提高搬迁户的法律知识及种养殖技术水平,为发展专业化种养殖和建设和谐社区打下结实的基础,并充分调动搬迁户的创业积极性。
二是在新旧镇区各组建了一支中老年秧歌队。秧歌队由71名热爱文艺、热爱健身的中老年人组建而成。同时,聘请了2名教练员,组建了一支健身操和太极拳习练队伍,不仅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了部分群众的喜好,而且又为新旧镇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三是在安置小区兴建了老年门球场以及配套的体育健身设施,在旧镇区原二中校园内成立了社区文化活动中心,设有棋牌室、乒乓球室、台球室、阅览室以及文艺活动排练室等活动场所,并购买了价值20万元的健身、娱乐等相关活动设施,成为搬迁户健身娱乐、学识练艺的理想场所。
农业保险为杭锦旗117万亩农田撑起保护伞
(道力根)
2011年杭锦旗共有117万亩农田投入政策性农业保险,农牧民投保15744户次,涉及6个苏木镇、66个嘎查。主要投保品种是水地玉米和向日葵,保险费由中央财政补贴40%,自治区财政补贴35%,市旗两级财政共同补贴15%,农户承担10%。
杭锦旗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主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以开展种植业、设施农业、养殖业等保险为主要内容,把政策性农业保险作为支农助农新方式积极推进。分别由安华农业保险公司、财险公司两家保险公司分区域承保。同时,成立农业保险工作领导小组,制订实施方案和细则,签订目标责任状,加强部门协作,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刊、标语等多种传播媒介,广泛深入各苏木镇、嘎查村开展宣传发动,积极引导农民主动投保。这项惠农政策的推行,对有效减轻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疫病等风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意义重大,为农田撑起“保护伞”。
杭锦旗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柴国芸)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新型杭锦”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旗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快、结构调整优、运行质量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杭锦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2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27亿元,增长7.6%;二产增加值完成7.2亿元,增长20.9%;三产增加值完成10.55亿元,增长10.8%;全旗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9元,同比增长2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2元,同比增长23.77%;全旗规模以上总产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40.7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16.8%。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杭锦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情况
(高琼)
为解决我旗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经旗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建设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杭锦旗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项目名称为杭锦旗锡尼镇民生住宅小区,建设地点在杭锦旗锡尼镇穿沙公路东、甘草北大街南、原蒙医院北。建设单位是杭锦旗房管事业服务中心,实施单位是鄂尔多斯市中凯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施工单位是鄂尔多斯市第三建筑公司。供应对象为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
一、廉租住房建设情况
1、2008年在锡尼镇民生小区建成廉租住房3000平方米60套,1栋楼,总投资3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鄂尔多斯市投资180万元,杭锦旗投资36万元。2008年10月开工,2009年12月交付使用,现已全部入住。
2、2008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投资回购资金140万元,在锡尼镇民生小区共回购廉租住房846.12平方米,16套。
3、2009年在锡尼镇民生小区建成廉租住房2988平方米60套,1栋楼,总投资336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20万元,鄂尔多斯市投资209万元,杭锦旗投资7万元。2009年5月开工,2009年12月交付使用,现已全部入住。
4、2009年在锡尼镇民生小区回购廉租住房3450平方米43套,回购资金550万元。回购资金情况如下:(1)中央投资468万元(第一次拨付318万元,第二次拨付150万元)(2)鄂尔多斯市投资82万元。
5、2010年建设廉租住房4栋10000㎡(200套)每套为50㎡,户型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总投资161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00万元,鄂尔多斯市投资700万元,杭锦旗投资411万元。已完成投资1600万元,计划2011年底交付使用。
6、2010年在锡尼镇民生小区回购廉租住房4500平方米90套,回购资金806万元。回购资金情况如下:(1)中央投资442万元;(2)自治区投资102万元;(3)鄂尔多斯市投资30万元;(4)杭锦旗投资232万元。
7、2011年建设廉租住房4栋10000㎡(200套)每套为50㎡,户型为一室一厅一厨一卫,总投资1611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70.2万元,鄂尔多斯市投资700万元,杭锦旗投资440.8万元。现立项、规划、土地、建设、招投标、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工作已完成。于
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情况
2008-2009年在杭锦旗民生小区建设用地106720平方米,建成经济适用住房9.4万平方米(1036套),共计22栋,总投资为1.37亿元。
2010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40000㎡(444套)每套面积在70-120㎡,总投资5920万元。于
2011年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0000㎡(525套)每套面积在70-120㎡,总投资7500万元。于
三、城市棚户区改造建设情况
2010年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220000㎡(2137套),总投资55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57万元,自治区投资189万元,鄂尔多斯市投资224万元,杭锦旗投资54530万元。建设地址为杭锦旗锡尼镇旧城区。于2010年6月开工,主体已封顶,已完成投资53500万元。计划2011年8月底交付使用。
2011年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55120㎡(689套),总投资19292万元。建设地址为杭锦旗锡尼镇旧城区。现立项、规划、土地审批、建设、图纸设计、地质勘探等手续齐全。于2011年6月开工,主体已封顶,已完成投资10500万元。计划2012年8月交付使用。
我旗房地产投资指数创新
(王琨)
今年杭锦旗围绕“创新、发展、惠民、建设新型杭锦”这一战略目标,以“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为突破口,着力打造特色小城镇建设,不断提升城市化品味,切实改善居民住房条件。
上半年全旗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87714万元,同比增长36%,其中房地产投资完成111124万元,同比增长539%,成了投资增长的新亮点,拉动投资渐显强劲。
杭锦旗城镇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
(刘飞)
2011年,是我旗“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旗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之年。半年来,全旗城镇建设及交通基础实施建设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及旗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和“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城镇发展思路,紧紧围绕“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搞活经营”的建设思路,全力推进锡尼镇旧城改造建设。交通运输工作不断创新,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基础设施服务能力逐步提高,城镇面貌发生了较大改观,城镇品位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一)城镇规划日趋完善。今年以来,委托设计研究院修编完成了《锡尼镇总体规划(2009-2020)》和编制了《锡尼镇南北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陶赖沟行政办公用地城市设计》及锡尼镇、独贵塔拉、巴拉贡镇总体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和电力、交通、供热、排水、通讯等市政专项规划14项,为指导和推进全旗城镇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旧城改造稳步推进。按照“以规划街坊为单位,成片开发、连片建设”的原则,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的方式,我旗旧城改造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住宅征拆基本完成,商业征拆工作有序推进。截止目前,旧城改造区29个开发地块全部实施征拆工作,进驻开发企业22家,共有30个旗直部门300多名干部投入到拆迁工作中。截止6月30日,征拆房屋849户,征拆建筑面积10.9平米、占地面积22.3万平米,累计完成征拆3209户,完成拆迁面积约56.72万平米、占地面积116.04万平米,置换回迁楼5388套、57.78万平方米。18家企业27个地块开工建设回迁楼,共建设回迁楼153.61万平方米、229栋,已有13家企业19个地块完成主体工程并封顶123栋,面积64.81万平方米。年内可完成3000多户居民按时回迁。按照道路施工建设规划要求,旧城区内道路新建、改造及市政管网建设共涉及道路15条,总投资6.8亿元,截止目前,新建的果园路、草原路、宜锡路等道路全部打通,已有9条道路的给排水、燃气、强弱电等管网工程开工建设。
(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今年以来,我旗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大量工作。一是投资约1140万元开工实施了的锡尼镇外环线支线至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市政道路工程4.354公里;二是集中供热面积达到了120万平方米,为配套新建居民小区供热,启动实施了第二期热源厂建设,总投资3.7亿元,供热规模将达700万平方米。供气户数超过了4000户,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厂投入使用。三是实施完成道路绿化、苗圃建设、街头空地绿化。完成隔离带花卉移植21.2万株,街道两侧绿化带种植50万株,休闲广场26万株,美化镇区环境。矮化和移除街道隔离带影响行人视线的树木,集中修剪、整形有效完善街道绿化景观效果。利用苗圃基地培育新疆杨2.3万株,种植新疆杨1214株、樟子松278株、沙柳123亩。四是依托旧城改造向东发展新区。计划投资约6.5亿元,集中打造占地6.2平方公里的陶赖沟生态新区。依托陶赖沟河流地形、地貌,打造以水系(河道、岛屿、水面)、绿带、森林等景观为主,以水上娱乐、音乐喷泉、休闲度假为辅,集行政办公、商业酒店和高中档住宅为一体的杭盖滨水生态森林公园。目前,签订协议125户,拆除75户,共收储土地6652亩。五是完成独贵塔拉新镇区三期住宅区外围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及A、B、D区小区硬化、亮化、绿化工程。
(四)镇容镇貌整治工作扎实开展。创新规划执法监察管理体制,继续加强违章建筑的查处力度,上半年共拆除违章建筑131户,有效地遏制了偷建违章建筑的势头;其次,针对镇区乱丢垃圾、乱停乱靠、乱摆摊位的“三乱”现象,采取清除垃圾、划设停车线、建流动商贩综合市场等措施,不断加大城镇管理执法力度,强化城镇管理措施,建立健全城镇管理的长效机制,加强市容市貌整治力度,提升城市整体形象。
(五)房地产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进一步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组织力度,从项目的资金使用、工程进度、质量标准等方面加强管理,确保民生工程成为政府的民心工程。今年,建设廉租住房1万平方米200套,总投资1611万元,于2011年5月10日开工建设,现正在进行基础工程,已完成投资320万元。建设经济适用住房5万平方米约525套,总投资7500万元,于2010年4月10日开工建设,工程主体已封顶,现正在进行内装修,已完成投资6000万元,计划2011年12月份交付使用。城市棚户区改造住房55120平方米,总投资19292万元,于2011年4月开工建设,现正在进行主体二层施工,已完成投资5800万元。二是独贵塔拉新镇区三期住宅续建工程于4月1日全面开工,共建住宅楼32栋,总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投资约1.85亿元,目前完成投资9000万元,6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封顶,并已进入内部装修阶段,其余住宅正在主体砌筑阶段,计划今年年底交付使用。
(六)道路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今年,全面加快全旗路面黑色化改造建设。109国道杭锦段拓宽工程全长65.5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改扩建,完成总投资3.23亿元,计划年底通车;自筹资金建设锡尼镇至中图村公路30公里,按二级公路标准建设,总投资为1.86亿元,现正在进行路基施工,完成总投资2100万元; 12条农村公路通畅工程总里程133.582公里,项目预算总投资为12317.103万元,该项目正在进行招投标工作。继续加强了呼和木独黄河大桥、沿黄一级公路、运煤专线的工程建设管理及工程进度落实,力争年内通车运行。
总体上看,上半年全旗城镇建设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成绩。但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和矛盾:一是旧城改造中道路红线内住户及商业房屋拆迁正在进行,影响了旧城区内道路、管网工程的施工进度;二是由于国家政策对政府债务及政府融资平台提出规范要求,金融机构对政府融资贷款管理审查比较严,致使资金不能及时审批到位,影响项目的实施;三是政府投资建设的工程项目进度不一、有的甚至还停留在开工阶段。
二、下半年工作安排
下一阶段,继续按照“提升品位,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搞活经营”的建设思路,重点抓好全旗城镇建设的中心工作——锡尼镇旧城区改造工作和三个中心镇的基础实施建设。近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抓好城市征拆改造。按照《锡尼镇旧城区改造实施方案》的要求,坚持旧城改造与新城建设并举,精心设计建设一批突现视觉美感、展示独特内涵的标志性工程。现阶段,锡尼镇旧城改造征拆工作进展比较顺利,且各开发企业回迁楼建设已相继开工。要利用好这一时机,大力推进征拆工作进度,力争尽快完成旧城区所有剩余住宅户征拆工作。按照《杭锦旗锡尼镇商业用房征拆安置补充规定》,加大对街道两侧商业用房的征拆安置,加快征拆进度,不影响街道管网施工建设,加快道路管网的建设工作。加强建筑市场监管,严格把关,对各企业建设的回迁楼要严把资质、材料、工程质量关,加强各部门全力配合,确保将回迁楼打造成为安全工程、放心工程、精品工程。
(二)抓好城镇建设管理。坚持把城镇经营管理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从统筹发展的高度来经营城镇,从以人为本的角度来管理城镇,实现城镇建设成果由人民群众共享。一是以创城工作为契机,重点抓好公共场所的公共秩序和市容市貌管理。继续加大对镇区内乱贴、乱写、乱散“三乱”小广告的惩治及流动商贩的管理力度。加强锡尼镇范围内违章建筑查处力度,要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处理。二是要加快廉租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建设,配套小区内的水、电、路、讯基础设施,确保工程质量,务必于年底交付使用。锡尼镇年内交付使用的新建小区,在10月底前务必接入供暖设备,确保冬季供暖。完成独贵新镇区住宅楼建设遗留工程。
(三)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呼和木独黄河大桥的建设进度。力争在年底前完成109国道杭锦旗段改造、荣乌高速连接线、运煤专线的通车。督促110国道巴拉贡段的改造工程尽快开工。二是加大融资力度,保障资金运转,确保市政道路建设和开工建设的相关管网的铺设不受影响。
(四)抓好政府职能转变。对涉及社会资本投资城镇基础设施项目,只要符合条件,依法办理有关手续,要强化服务意识,增加透明度,简化办事手续。
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建设、高效管理、统筹经营,进一步完善城镇各项功能,切实改善人居环境、人文环境和投资环境,推进三年大建设,实现三年大变样,努力推动科学、和谐、精彩的新型杭锦建设进程。
杭锦旗经济运行呈良好态势
(段建刚)
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实施“结构转型、创新强市”、“城乡统筹、集约发展”战略,围绕“建设新型杭锦”的奋斗目标,紧紧抓住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抢抓机遇,创新思路,真抓实干,全旗经济运行呈现“增长速度快、结构调整优、运行质量好”的良好态势。上半年,杭锦旗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9.02亿元,同比增长14.2%。其中一产增加值完成1.27亿元,增长7.6%;二产增加值完成7.2亿元,增长20.9%;三产增加值完成10.55亿元,增长10.8%;全旗财政收入完成3.4亿元,同比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379元,同比增长25.9%;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352元,同比增长23.77%;全旗规模以上总产值完成5.8亿元,同比增长40.7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8.7亿元,同比增长3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9亿元,同比增长16.8%。经济运行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
新型城镇化助推杭锦腾飞
(白瑞雪)
日前,记者去杭锦旗采访。走进锡尼镇,一派繁忙景象扑面而来:轰鸣的挖掘机,高悬的塔吊,忙碌的推土机……到处都是城市建设的火热场面。一幢幢高楼取代低矮的平房拔地而起,片片新区装点了镇区,一个新的锡尼镇脱颖而出。
锡尼镇的变化,只是杭锦旗小城镇建设与管理提速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锡尼镇旧城改造拆迁工作的推进,市民真切感受到杭锦旗不同凡响的城镇建设魅力。
近年来,杭锦旗旗委、政府带领全旗人民立足于科学发展的制高点,紧紧围绕“创新、发展、惠民,建设新型杭锦”这一主线,破解城镇建设科学发展的课题,全面启动“三年大建设、三年大变样”城镇建设工程,以“一带三心”(一带,即沿黄经济带;三心,即锡尼镇、独贵塔拉镇、巴拉贡镇三个中心镇)建设为重点,以此构筑杭锦旗未来城镇发展体系。在科学发展观的引领下,城镇建设佳作迭出,亮点频现,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勃勃生机和强大活力。全旗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城镇化率达到50.1%,比2005年提高了3.6个百分点。全旗城镇建成区面积达到18.5平方公里,全旗城镇人口超过6.5万人。
杭锦旗的城镇建设特点鲜明,不仅城镇基础设施一路推进,而且与产业发展共融共进——
锡尼镇。以“多元杭锦、魅力锡尼”为主题,集中打造集经济、政治、文化、科技为一体的草原生态新城镇。按照“控制、巩固、完善、提高”的发展思路,大力度改造旧区,高标准开发建设中心商业区,引进新型业态,打造展示地方特色、富有民族风格、体现时代气息、彰显人文底蕴的特色城镇区块。
锡尼镇旧城区改造范围是以杭锦大街、百灵路、外环路围合的中心城区,总用地面积310万平方米,其中拆迁面积182万平方米,涉及住户3700多户。该旗从2010年初开始,投资100亿元,利用两年完成拆迁,三年全面完成3平方公里旧城区改造建设任务。截至目前,已签订了拆迁协议3279余份,已拆除房屋3017户,完成拆迁面积114多万平方米,基本完成了住宅拆迁任务。现已有25个地块开工建设回迁楼156栋,120多万平方米。其中已封顶面积24万平方米,9家开发企业、15个地块计划年内完成回迁安置工作。根据旧城区改造建设规划方案,该旗同步启动实施了旧城区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工程建设期为2年,现规划方案及施工图已全部完成,总投资6.8亿元。新建和改造道路16条,总长度20.2公里,总占地面积51万平方米。
独贵塔拉镇。以“城乡统筹、循环发展”为主题,集中打造集现代农业、新型工业、旅游服务于一体的产业互补型城镇,按照“产业支撑、环境承载、吸纳就业、集聚辐射”的发展思路,规划建设生活区和生产区,实施2平方公里“三横四纵”市政道路及配套管网工程,镇区绿化、美化、亮化等配套工程,亿利东方学校、创业大厦、精品移民小区投入使用,城镇吸纳人口、服务产业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巴拉贡镇。以“新型能源、现代物流”为主题,集中打造集新能源开发利用、农畜产品加工集散于一体的现代化城镇。依托区位优势和交通条件,规划建设“一区二园”,即仓储物流区、农畜产品加工园、新型能源产业园。引进三星油脂淀粉公司、国家粮食储备库、大力神牛业公司、新锦风电等企业,特别是风电项目的落地实施,为打造绿色清洁能源重镇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杭锦旗,一镇一产业,一镇多产业,已经成为一种发展态势。在吉日嘎朗图镇,伊泰集团无偿投资1.6亿元规划建设黄河南岸现代农牧业科技示范基地,规划总面积7.2万亩,涉及2个嘎查村,500户、1860名农牧民。项目区按照“一园、两区”(“一园”即精品肉羊肉牛繁育育肥养殖园;“两区”即优质饲草料、高效经济作物种植区,农牧民现代生活区)的发展布局,采用“农牧民合作组织+联户经营”的模式,大力发展优质饲料作物种植、优质畜牧种源繁育与育肥产业,不断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着力打造农牧业产业组织方式创新典型,形成经济发展、生态和谐、群众受益的良好局面。在呼和木独镇,宏倡肉牛养殖公司打造集优质牧草种植、肉牛养殖等为一体的以林带草发展典型。企业通过转包农牧民荒沙荒地种植紫花苜蓿等豆科牧草,发展肉牛养殖、肉联加工及沼气发电产业,形成“产-加-销”一条龙经营发展模式,努力打造全国最大的肉牛养殖产业化基地。此外,该镇引进鄂尔多斯市汉森高科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库布其沙漠边缘实施集葡萄种植、酿酒为一体的沙地葡萄产业项目。项目总投资8.8亿元,计划利用5年的时间,规划建成酿酒葡萄基地5万亩,配套建成年产3-5万吨的葡萄酒庄园,建成年出栏2-5万只肉羊的标准化养殖园区,解决2000-3000名农牧民的就业问题,年人均纯收入不低于2.5万元,形成“养殖-沼气-种植-酿酒”和“农林业-加工业-旅游业”的循环经济。在伊和乌素苏木,伊和塔拉养殖专业合作社创办于2007年10月份,当年先后有18户牧户加入合作社,2008年底已发展到了32户,2008年10月合作社以自筹资金的形式在伊和乌素投资新建了颗粒饲料加工厂,主要服务合作社农牧民加工饲草料。2009年,伊和乌素党委、政府无偿为合作社提供500平方米的厂房,支持合作社新建民族食品加工厂,总投资50多万元,现有小型冷库、速冻冷库各一处,锯肉机、切片机、切丝机和面机、封口机等设备齐全。
城镇建设改善了当地的生存与居住环境,也为企业落户、生根营造了新的“洼地”。对于未来,杭锦人更是成竹在胸,到“十二五”末,全面完成锡尼镇旧城区改造,全面建成淘赖沟生态公园及淘赖沟东岸新区,全面建成独贵塔拉新镇区,基本完成巴拉贡镇区改造,城镇建设的重点转向伊和乌素、呼和木独、吉日嘎朗图及新农村村庄建设。全旗城镇人口超过11.6万人,城镇化率达到75%。
吉日嘎朗图镇深入开展
“贴民情、解民忧、促转变、推发展”大走访活动
(哈斯其劳)
日前,吉日嘎朗图镇动员全体职工干部深入到农户家中开展“贴民情、解民忧、促转变、推发展”大走访活动。此次活动目的是为了解农牧民当前的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困难以及今后的打算。同时,结合农户实际情况,围绕“两转十化”,为其拟定出符合实际的发展规划。
通过此次大走访活动,一要鼓励农牧民增强他们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信心。二要传达市、旗的一些惠农政策,用优惠政策引导农牧民由单一化种植向多元化产业发展。三要转变观念,通过一些种、养大户的示范带动,让农牧民转变发展方式和经营方式,从而使农牧民结合实际走出一条特色发展的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