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脉问诊开“良方”精准服务解难题
作者:供稿 发布时间:2023-10-25
“伊和乌素”系蒙古语,意为“大水”,位于杭锦旗西北部。苏木总面积4918平方公里,下辖12个嘎查2个社区。草牧场始终是广大农牧民的安身立命之本,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草牧场矛盾纠纷成为了伊和乌素苏木最普遍、最突出的矛盾,更有甚者会因为草牧场纠纷引发个体访、群体访,如何化解草牧场矛盾纠纷便成为伊和乌素苏木发展的一大“心病”。调解纠纷就像中医问诊,不管对方得了什么病,首先要把脉问诊、找准病灶,再对症下药、开出良方,一段时间之后才能见到明显成效。为此,伊和乌素苏木把平安建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特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工作2个专班,办公室设在苏木平安建设办,“把脉问诊”,着力化解农牧民反映的“难题”以实际行动解民忧。
“接诊”——下访排查用心办。苏木平安建设办“门诊”要送诊下乡,让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细致地识别和诊断问题,主动担当,真抓实干地化解风险。苏木分管领导带队到各嘎查社区开展带案下访和入户走访,主动到群众家中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忧。下访到群众问题多的地方、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可能引发重大矛盾纠纷的地方、发生突发事件的地方,成功把矛盾化解在基层、问题解决在基层,真正做到调查研究来自群众,服务于群众,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
“问诊”——初信初访快速办。在下访过程中,苏木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都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对本辖区内的信访事项进行“问诊”,并逐案建立台账,主动上门为群众服务,面对面听民声,做到接诉即办、未诉先办。
杭锦旗伊和乌素苏木哈夏图嘎查初信初访人刘某某因邻里家刘某某(亲兄弟),产生了150亩草牧场矛盾纠纷,两者倔强互不相让。对于这一问题,平安建设办工作人员实地走访、以情化解、合力解决、成功签署息诉罢访承诺书。最后刘先生紧紧握住平安建设办主任的手说:“我们心里的一块石头终于放下啦!感谢政府!”
“会诊”——反复上访合力办。苏木对反复上访、协调难度大、责任不明确的疑难复杂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会诊”。根据平时接访掌握的情况,苏木平安建设办、纪委、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综合保障和技术推广中心、嘎查委员会等多个部门开展集中联合接访,及时提出相关处理意见和解决方案,协调处理信访事项。构建矛盾纠纷“一站式”,群众来访“一条龙”服务,信访事项“一体化”处理。
下一步,我苏木将持续加强源头化解,不断形成多元化解体系,切实做到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