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呼和木独镇
  • 巴拉贡镇
  • 伊和乌素苏木
  • 锡尼镇
  • 独贵塔拉镇
  • 吉日嘎朗图镇
呼和木独镇 点击进入
巴拉贡镇 点击进入
伊和乌素苏木 点击进入
锡尼镇 点击进入
独贵塔拉镇 点击进入
吉日嘎朗图镇 点击进入
当前位置: 首页 > 组工动态 > 基层党建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幸福触手可及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3-06-08 10:36 打印 关闭 字号: 分享至:

  早晨7点,家住内蒙古自治区杭锦旗锡尼镇民乐社区的赵女士开始了她的晨间活动:下楼使用小区健身器材锻炼身体,步行两分钟到小区共享餐厅买早餐,回家顺路到农贸市场采购新鲜的果蔬……如今,“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已经融入居民生活,各类消费服务在短时间内就能应享尽享,给人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便利,成为“圈内”居民幸福生活的代名词。

  

  

  

“一站式服务”开在家门口
 

 

  

 

 

  

 

  

  

  谈到家门口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同样居住在锡尼镇民乐社区的张先生有感而发:“小区旁边就是大超市,各类生活必需品应有尽有,如果不想出门还可以网上购物、配送到家,足不出户就能体验愉快购物,真是太好了!”

  15分钟能干什么?能去哪里?走进民乐社区,很多小区门口都张贴着“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指引图”,药店、菜市场、学校、银行等生活配套服务地点都被标注出来,清晰地列出了居民步行15分钟范围内能到达的地方。

  作为杭锦旗首批“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试点社区,民乐社区对居民服务、商业业态进行整合布局,包括:各类超市及小门市187个、菜市场1个、生鲜超市(菜店)16家、早餐店53个、维修点17个、洗染店18个、美容美发店38个、药店19个、家政服务2个、快递综合服务点10个。结合居民需求,设置外卖员、快递员休息点、消防安全站点等,让居民体验实实在在的幸福,“圈”起了居民在购物、服务、医疗、餐饮、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需求。

  

  

  

为“一老一小”打造幸福圈
 

 

  

 

 

  

 

  

  

  天气渐暖,社区里遛弯儿的老年人越来越多,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民乐社区党支部书记董海梅表示,除了让居民能够一站式购齐各类日常服务与生活物资,社区还聚焦“一老一小”幸福圈的打造。

  目前,社区附近的医疗资源越来越丰富,居民步行3分钟就可到达便民药店、口腔诊所,买药看病不需要东奔西跑排队挂号。此外,社区还设有卫生服务站,定期邀请旗疾控中心工作人员开展爱心义诊、老年康护、健康讲座等活动。社区还在原有活动室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活动室娱乐设施。棋牌室、健身房、舞蹈室、声乐室等各类活动室一应俱全,同时借助“老年大讲堂”阵地,定期开设智能手机使用、健康养生、疾病预防等课程。

  为了丰富辖区儿童课余生活,社区依托“四室一站”活动阵地,将托育服务融入社区,打造综合型“儿童之家”,定期开设书法、绘画、手工制作等培训课程,广泛开展科普教育、趣味文体、文化传承、实践交流等活动,增强便民生活圈服务功能,引导儿童在实践中快乐成长。

  

  

  

“小修小补”增添城市人情味
 

 

  

 

 

  

 

  

  

  “前些天我儿子的校服拉链坏了,我捣鼓了半天也没修好,只好带着校服找修拉锁的师傅,可怎么也没找到过去巷子里那家小摊铺。”民乐社区居民李女士说道。

  伴随着城市更新的步伐,街头巷尾配钥匙、修鞋、补衣服的小摊越来越少,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手艺,却连着居民们的民生所需,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留住城市印记的重要载体。民乐社区在建设“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时,从民生需求出发,设置便民服务点,让换拉链、修鞋、裁裤边这些“小修小补”小摊铺规范有序回归,找到新的“栖息地”。

  “便民生活圈的建设不仅需要品质服务,也需要接地气的生活服务。我们让‘小修小补’摊点逐渐回归,既增加了手艺人的收入,又给居民生活带来方便。小摊点是烟火气的一部分,也增添了城市的人情味。”董海梅说。

(杭锦旗委组织部 高雅萍供稿)